无菌检查法的要点及检验方法
2023/10/30

      新版药典对环境监测、无菌检查方法、微生物检测、灭菌验证等都做出了相关要求。本文结合了《医疗器械无菌试验检查要点指南》中的检查内容,对新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无菌检查法的要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1、无菌检查要求

(1)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2)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受控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3)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测。

注意:“受控环境”主要的关注指标应该是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受控,其他如压差、温湿度等的指标和监测频度也应满足《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

(1)培养基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或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2)制备好的培养基若不即时使用,应置于无菌密闭容器中,在2~25°C 、避光的环境下保存,并在经验证的保存期内使用。

注意:新版药典将“成品培养基”调整为“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新版药典不再强调“非密闭-三周”、“密闭-一年”的规定,便于企业实践掌握;但企业应最好具备稳定的验证过程和结果,以支持封闭条件和保存周期。

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一般随机取不少于5 支(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 天, 应无菌生长。

注意:应考虑实践中用于无菌性检查培养的试管装灭菌培养基与无菌检验用的三角瓶装培养基在灭菌方法验证时的两种包装的温度、F0等结果。

4、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和确认, 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检验方法

有两种公认的方法。一种是薄膜过滤法,另一种是直接接种法。

在直接接种法中,将一定量的每种产品直接转移到两种生长培养基中,以培养潜在的活微生物。生长培养基可以培养需氧和厌氧活微生物。

在薄膜过滤法中,使用两个容器对一定量的无菌产品进行过滤,每个容器都装有一个膜过滤器,用以捕获潜在的活微生物。然后向容器中填充生长培养基,并在所需培养温度下孵育。

美国药典章节USP<71>,欧洲药典2.6.1以及其他相关章节都明确规定“只要产品性质允许,就必须使用薄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的优势

膜过滤有助于对大体积样品实施检测,消除或至少能够减少具有抗菌特性的化合物的存在,并且可确保缓慢生长微生物的恢复。通过以保持生长为基础,该方法还可确保仅检测到活微生物,且结果可靠。这避免了对背景或噪声的过度关注,从而减少这些因素导致的误报。

如果无菌检测出现假阳性结果,需进行彻底的根本原因分析:

1、是否存在抗菌物质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

2、检测期间引入的污染所致

处理方法:对流程的每一步重新检查,以确定失败原因。在重复检测之前,必须执行纠正措施。如果样品不合格,则整个批次都视为被污染,且必须销毁该批次。为了避免这种耗时且成本高昂的延迟放行,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无菌检测,这与无菌生产中采用的环境类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采用隔离器等屏障技术进行无菌检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推送仅为知识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18971071229 / 027-87705485